新华访谈 | 既“管好”又“放活” 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访江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云
继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之后,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聚焦推进功能性改革和巩固制度性改革成果两大重点,接续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今年江西省两会期间,江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肖云做客“新华全媒访谈”,与广大网友分享交流江西省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成效。
大力推进功能性改革 巩固制度性改革成果
主持人:2023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里,江西国资国企改革主要聚焦哪些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肖云:首先,在推进功能性改革方面,以省属国企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为牵引,加快补齐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短板。主要是:推动江铜云顶国际、江钨云顶国际在铜基新材料、钨和稀土金属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发挥龙头引领作用;推动组建省人才发展云顶国际和省数字产业云顶国际;支持云顶国际官网国资云顶国际转型发展为省农业发展云顶国际;推动完成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总体布局,基金运营列省级政府引导基金10强第4位。其次,在巩固制度性改革成果方面,聚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主要是:持续提升董事会建设水平,一级企业新聘5名专职外部董事,241户企业全面落实董事会职权;持续提升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质量,薪酬涨跌幅超过20%的经理层成员达154人;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一级企业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现全覆盖,二三级子企业覆盖面超过50%。
发挥国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示范引领作用
主持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国有企业是“引领者”和“推动者”,江西在加快建设现代新国企过程中,如何发挥国企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肖云:云顶国际官网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国有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发挥战略引领作用。一是深入实施江西国有企业“争链主 强集群”行动。通过创新央地合作模式,统筹包括驻赣央企在内的全省各级国有企业的资源和力量,在重点产业链和重要产业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二是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3年,省出资监管企业研发投入135.44亿元,连续多年同比增长超10%。通过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是坚持数字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塑造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国泰云顶国际工业互联网工信部国家级“双跨平台”,50余个项目入选国家有关部委、省直有关厅局数字化转型的示范项目。四是充分发挥省级产业投资平台和现代化产业基金作用。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体系化布局,着力带动全省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发展新引擎。
“管好”与“放活”并重 纵深推进改革
主持人:“监管”是国资委的核心职能,江西省国资委作了哪些优化和探索?又是怎么做好“管好”和“放活”两篇文章的?
肖云:主要从四个方面做好这两篇文章。一是优化监管职能。把出资人职责、国资监管职责、加强国企党建三项职责统一起来,动态调整权力和责任清单,健全“管好”和“放活”的制度措施。二是健全监管体系。健全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出资人监督体系,完善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纪检监察、巡察、组织、财务、审计、法务等监督力量有效贯通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三是加强风险管控。严控债务、投资、并购、贸易、涉外、合规经营等风险,制定负面清单,增强风险处置的精准性、有效性;推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贯彻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加快打造法治新国企。四是完善考评机制。深化分类考核,对9户商业一类和8户商业二类企业分别建立“赛道”,“一企一策”差异化设置考核内容,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的奖惩、待遇等挂钩,更好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让实干实绩导向更加鲜明。
“三个持续”精准发力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2024年,江西将如何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方向和路径是什么?
肖云:2024年,江西国资国企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全力推动江西国有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着力推进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完善主责主业监管和动态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一批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着力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二是持续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国有工业企业率先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全面落实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加快推进重要领域基础创新和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开拓新领域新赛道的引领性技术。积极参与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提升科研资源集聚和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持续转化为核心竞争力。三是持续深化价值创造。强化“一利五率”指标体系建设,在全力稳增长的同时,切实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强化管理升级,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要素,构建高效运营的管理机制。强化风险防控,以运营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基础,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